
刘庆,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。1968年出生于吉林省辉南县。曾任华商晨报社社长、总编辑。一级作家,高级编辑。
《新文化报》创始人,《航空画报》创始人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,吉林省作家协会全委。
曾获中国报刊广告经营优秀领导者、广告金鼎奖经营人物、中国品牌媒体建设贡献人物奖及中国报业创新奖管理人物、中国品牌媒体建设杰出人物奖等多项荣誉。
1987年开始发表诗作,1990年仍在大学就读其间即在《作家》杂志发表小说处女作《磨道》。
1996年参加由《大家》、《钟山》、《作家》、《山花》组织的联网四重奏,被认为是六十年代末出生的代表作家。
1997年1月,在《收获》杂志发表长篇小说《风过白榆》,1998年由作家出版社推出单行本。获吉林省政府颁发的政府奖长白山文艺奖,并获东北文学奖。
2002年在河南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《冰血》,并获得首届吉林文学奖。
2003年4月,在《收获》杂志再次发表长篇小说《长势喜人》,2004年漓江出版社出版《长势喜人》单行本。《长势喜人》被中国小说学会评为2004年度长篇小说排行榜的第三名。并获吉林文学奖。
2005年,被长春市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。
2005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短篇小说集《信使》。
2017年4月在《收获》杂志长篇小说春季号发表长篇小说《唇典》,全书共计54万字,构思15年,写作历时十年,由作家出版社出版。
《唇典》被中国小说学会评定为2017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第一名。
2017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榜(专家榜);
2017年度《扬子江评论》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榜
2018年8月在香港获得“第七届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-红楼梦奖首奖”,成为继贾平凹、莫言、王安忆、阎连科之后内地的第五位获奖作家。
2018年12月,被《南方人物周刊》评为“2018年度魅力人物”。
2017年9月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《唇典》研讨会。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、《人民文学》杂志主编施战军、文学批评家北京大学文学主任陈晓明、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等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研讨。
2018年3月上海召开刘庆长篇小说创作研讨会。会议由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、《收获》杂志社共同主办,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、复旦大学、南京师范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三十多位教授及评论家参会研讨。
全国著名文学评论杂志《扬了江评论》、《小说评论》包括《当代作家评论》等文学评论期刊多次刊发刘庆作品评论专辑。
2018年9月20日浸会大学在香港举行红楼梦奖首奖《唇典》颁奖礼。
2019年获辽宁文学奖散文奖。
2019年出版短篇小说集《湖边的夜晚》。
2020年1月,由辽宁省委宣传部做为人才引进,入职辽宁大学文学院任教授。
2020年8月香港浸会大学出版《唇典--第七届红楼梦奖评论集》。
从事传媒工作28年,担任了20年的社长、总编辑等职务。创作并出版长篇小说4部、小说集2部,其中三部长篇发表于《收获》杂志。著有长、中、短篇小说、散文、随笔及各类作品四百多万字,另有电视剧、电视片及新闻作品百万字。